胰島素抵抗
胰島素抵抗是從高血糖發展為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驅動因素。
胰島素就像細胞(肌肉、肝臟和脂肪細胞)打開毛孔所需的鑰匙,葡萄糖才可以通過毛孔從血液中進入細胞。沒有胰島素,葡萄糖就無法進入細胞,細胞就不能利用葡萄糖來製造能量。但是,如果血糖和胰島素處於過高水平已有一段時間,細胞就會停止對胰島素作出反應,並停止攝取葡萄糖。主因是高血糖水平是有毒,並且會損害正常會對胰島素有反應的細胞。當胰島素抵抗形成後,就會難以降低血糖水平,細胞產生的能量也會更少。
在胰島素抵抗的早期階段,當血糖水平過高時,胰腺會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抵消細胞抵抗力,並嘗試降低血糖水平。久而久之,如果由於營養過剩而導致膽固醇水平居高不下,胰腺就無法釋放額外的胰島素 [1]。這是因為高葡萄糖水平也會對胰腺造成損害。簡而言之,胰島素抵抗是指 (1) 細胞逐漸失去對胰島素的敏感度;(2) 胰腺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來提升敏感度。
而且,隨著細胞產生的能量減少,缺乏葡萄糖的細胞和胰島素水平偏高會使人體感到疲倦、飢餓和嗜吃甜食和鹹食。主要原因是大腦希望增加對細胞的葡萄糖供應,而不管血液中已有葡萄糖供應。這會導致營養過度、高血糖和進一步的胰島素抵抗的循環。
總之,胰島素抵抗是由對肌肉、肝臟和脂肪細胞的損害而引起,這些細胞無法再從血液中攝取葡萄糖。胰島素抵抗還會損害胰腺,從而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。
高血糖如何對胰腺、肌肉、肝臟和脂肪造成損害?
請大家繼續往下閱讀吧。
1. 糖毒性
高葡萄糖水平會觸發體內多種細胞應激反應,從而導致細胞死亡或功能障礙 [7,8,9]。
當細胞含有過多葡萄糖時,就會產生稱為活性氧 (ROS) 的有毒物質。活性氧引發細胞內的化學鏈式反應,從而產生異常DNA、殘缺的蛋白質和有毒的脂肪分子。DNA會降解,細胞結構瓦解,重要功能被破壞,因此,細胞再無法執行正常活動。一些細胞最終會死亡。這種應激由活性氧引起,稱為氧化應激。
糖毒性降低胰島素敏感度
氧化應激會破壞細胞中的胰島素受體,使其無法接收傳入的胰島素信號 [10,11,12]。這是高血糖如何造成肌肉 [13,14,15]、肝臟和脂肪細胞 [16,17,18] 的胰島素抵抗的一種方式。
高血糖水平還可以刺激體內產生有害的糖化終產物(AGE)[19],並且無法逆轉。當糖分子化學結合其他類型的分子(例如蛋白質、脂肪分子和核酸)時,就會形成糖化終產物。糖化終產物被認為會阻斷胰島素信號傳導,減少葡萄糖攝取,並增加細胞中的活性氧和炎症 [20]。
糖毒性損害胰腺
氧化應激會損害胰腺的β細胞,從而干擾β細胞產生胰島素,並導致細胞死亡 [8,21,22,23,9,24].
胰腺含有高血糖,就會引起另一種應激,稱為內質網(ER)應激 [25]。內質網是細胞內部的一個專門區域,負責產生功能正常的蛋白質,例如膠原蛋白。內質網應激可停止胰島素的產生,並導致細胞死亡 [26,27]。
過度炎症
氧化應激和內質網應激會引起胰島素抵抗,但炎症也會對健康的身體細胞和器官造成另一種打擊。
我們的免疫系統不僅對於防禦微生物感染十分重要,對於體內部形成的異常情況(例如癌症)也同樣重要。免疫系統通過觸發炎症反應來抵抗這些異常現象,從而返過來也會停止其他正常功能。高血糖是血液中的一種異常表現,會使身體自我對抗。
炎症也具有自我傳播的機制,引發體內越來越大的戰爭,直到異常情況得到完全解決。首先,一些組織細胞會受損並釋放炎症信號來尋求幫助。然後,血液中的少量白細胞會在信號通過時,檢測到這些炎症信號。這些白細胞自行發出炎症信號,迅速將大量白細胞召集到患處。更多的細胞產生更多的信號,反應就會放大。如果異常情況沒有得到解決,器官將處於持續的炎症狀態(慢性炎症),並維持幾乎永久性變化的器官功能。
炎症只有在得到控制的情況下,才能使身體保持健康。如果免疫系統太弱,就不能抵抗感染和異常情況。但如果免疫系統變得異常活躍,就可能會導致風濕性關節炎、局部性腸炎、動脈粥樣硬化、糖尿病、認知障礙症、多發性硬化症、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等疾病。
食用糖和精製碳水化合物已顯示會增加體內的炎症 [28,29,30,31,32,33]。在發炎的細胞中,發炎的信號會壓倒正在傳遞以執行正常功能的其他信號,當中包括對胰島素的正常反應,從而在肌肉、肝臟和少數組織中產生胰島素抵抗 [4,34,9,35]。
血糖水平偏高時,胰腺也會發炎。最初,身體可以觸發免疫反應來修復因氧化應激而受損的β細胞。但是,如果高血糖和胰腺損害持續存在,炎症就會變成慢性,以至於較健康的β細胞成為附帶損害 [36]。研究證實,炎症可以減少胰島素的產生,促使β細胞的死亡 [37],並最終導致胰島素抵抗 [38,39]。
2. 脂毒性
氧化應激、內質網應激和炎症是導致細胞損傷、死亡和胰島素抵抗的有害組合。 更甚的是,這三種因素都是由脂肪引起,而高血糖並非單一起因。
長期以來,脂肪與胰島素抵抗的形成都有著密切關係。肥胖是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。
脂肪分子以「甘油三酸酯」的形式儲存在細胞內。當細胞利用儲存的脂肪產生能量時,甘油三酸酯會分解成遊離的「脂肪酸」(FFA)分子。體內儲存過多的甘油三酸酯及高含量的脂肪酸會對肌肉、肝臟、胰腺和脂肪組織有害,特別是伴有高血糖的情況下。
與高血糖相似,高脂肪水平同様會引起炎症,從而損害細胞。當儲脂細胞含有過多甘油三酸酯時,白細胞就會檢測到這種異常現象,並啟動炎症反應 [40,41]。在肥胖症患者中,隨著肌肉和肝臟儲存更多脂肪,炎症會阻礙胰島素信號傳導,導致胰島素抵抗。胰島素抵抗形成後,可能會導致更多脂肪在體內積聚,從而引致高脂肪、炎症和胰島素抵抗的循環 [42]。
當體內脂肪越多,脂肪酸含量越高,也會產生氧化應激。氧化應激會干擾胰島素信號傳導,導致肌肉和肝臟的胰島素抵抗 [10]。相反,胰島素抵抗也會導致更多脂肪酸的產生,因為細胞缺乏葡萄糖,就會選擇分解脂肪而不是糖份來取得能量。甘油三酸酯分解成脂肪酸,不僅在血液中產生能量,還產生高脂肪酸水平;即表示遊離脂肪酸、氧化應激和胰島素抵抗形成了另一個惡性循環,推動胰島素抵抗進一步形成。
在胰腺β細胞中,高脂肪酸會引起內質網應激,並最終導致細胞死亡和胰島素分泌降低 [43,44,45,46]。胰腺脂肪患者通常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來抵消胰島素抵抗 [47,48]。
神經酰胺
神經酰胺是脂肪和胰島素抵抗之間的另一個聯繫。當脂肪偏高時,脂肪酸會發生化學變化,產生神經酰胺。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,脂肪與胰島素抵抗的形成密切相關。神經酰胺直接干擾胰島素信號傳導,防止葡萄糖進入細胞,並減少其轉化為糖原的儲存能力。神經酰胺也可以激活炎症。血液中的高神經酰胺水平與糖尿病有關 [49,50],顯示脂肪在影響血糖水平和胰島素抵抗方面的重要性。
複合細胞損傷
本節描述了炎症、氧化應激、內質網應激、糖化終產物和神經酰胺如何損害肌肉、肝臟、脂肪組織和胰腺細胞,從而引起胰島素抵抗。然而,關於這些應激源在抗性形成過程中的影響程度仍然持續討論 [51,52]。它們可能並不互相排斥,但會共同對人體控制自身血糖水平的能力產生破壞性影響。主要重點是高血糖及高脂肪會在很多方面損害身體,導致胰島素抵抗和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。
血糖與脂肪
如前一部分所提及,單是高血糖或高脂肪就會損害肌肉、肝臟、脂肪組織和胰腺而引起胰島素抵抗成的風險。脂肪確實會影響身體控制血糖水平的能力。但這還不是全部,因為實際上高血糖本身也會導致高體脂。
葡萄糖(碳水化合物)和脂肪是身體唯一能獲得能量的兩種物質。根據我們的飲食習慣和每天消耗的能量,身體會選擇先「燃燒」哪些食物,並從中取得能量。當我們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超過身體所需的能量時,身體就會首先燃燒碳水化合物而不是脂肪 [53]。多餘的脂肪被儲存起來。在現代的飲食環境中,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很容易累積體內脂肪。
同樣,在特殊情況下,如果每天攝取的碳水化合物超過5,000卡路里,碳水化合物就會通過無脂肪生成過程轉化為脂肪(脂肪酸FFA)。儘管產生的脂肪量可能不會顯著增加體內已經儲存的脂肪量,卻足以促進肝臟中的胰島素抵抗 [53,54,55]。
事實顯示,糖、脂肪和體內的胰島素抵抗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。在沒有明顯肥胖的人體內,持續高血糖會影響肝臟的脂肪代謝,從而產生胰島素抵抗。在超重的人體內,過多脂肪和高血糖會產生復合效應,並在惡性循環中成倍增加,顯著增加胰島素抵抗的風險。不幸的是,胰島素抵抗一旦形成,體內脂肪和胰島素抵抗力便會繼續形成相互建構的關係,久而久之,血糖水平就會變得難以控制。
免責聲明
此資訊概述了營養過剩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如何產生胰島素抵抗,導致過多糖份和脂肪積聚在體內。只要每天攝取的食物數量與每天消耗的能量相對應,我們就可以避免營養過剩。
我們還需要注意,其他各種因素也會影響胰島素抵抗,例如年齡、性別、家族病史和過往健康狀況(例如高血壓、高膽固醇、懷孕)。
總結:
血糖水平必須保持在健康範圍內,不僅可以避免糖尿病,還可避免由於體內高糖水平的毒性而引起的嚴重併發症(例如中風、心臟病發作、糖尿病足、失明)。
在健康狀態下,餐後胰腺會產生胰島素,從而降低糖水平。胰島素引導肌肉、肝臟和脂肪細胞燃燒糖份以產生能量,並將任何剩餘的糖份存儲為糖原。這樣,血糖處於高水平的時間不會過長。
糖尿病是指人體無法自行降低血糖水平,形成長期高血糖水平的情況。
糖尿病是逐漸形成的,起因是胰島素抵抗和胰腺損傷。
如果血糖水平在永久性損害發生之前得到控制,胰島素抵抗和胰腺損害或能逆轉。
來源: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16/j.celrep.2020.03.033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46/j.1365-2796.1999.00490.x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80/13813450802181047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16/j.febslet.2007.11.057
https://dx.doi.org/10.1172/JCI29069
https://dx.doi.org/10.1155/2015/508409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16/s0002-9343(02)01276-7
https://dx.doi.org/10.1172/JCI83657
https://dx.doi.org/10.1155/2015/181643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89/ars.2005.7.1553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89/ars.2005.7.1040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16/j.bj.2017.06.007
https://dx.doi.org/10.2337/diabetes.50.2.404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16/j.freeradbiomed.2010.12.005
https://dx.doi.org/10.1152/ajpendo.00578.2007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16/j.metabol.2008.03.010
https://dx.doi.org/10.1152/ajpendo.00044.2003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16/j.jcte.2018.11.001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07/s11892-013-0453-1
https://dx.doi.org/10.2174/138161208784139747
https://dx.doi.org/10.1210/en.2006-1022
https://dx.doi.org/10.2337/diabetes.52.3.581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38/s41467-019-10189-x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16/B978-0-12-801585-8.00013-0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16/j.nut.2009.08.019
https://dx.doi.org/10.1212/01.wnl.0000192306.98198.ec
https://dx.doi.org/10.2337/diabetes.51.2007.S455
https://dx.doi.org/10.3945/ajcn.111.013540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93/jn/nxz156
https://dx.doi.org/10.3945/ajcn.2010.29390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07/s00125-005-1764-9
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18469238/
https://dx.doi.org/10.1186/s12937-016-0219-0
https://dx.doi.org/10.1172/JCI25102
https://dx.doi.org/10.1186/s12929-016-0303-y
https://dx.doi.org/10.1152/physiol.00032.2009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16/j.trsl.2015.08.011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73/pnas.1215840110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38/nm.2353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16/j.cell.2012.02.017
https://dx.doi.org/10.1146/annurev-physiol-021909-135846
https://dx.doi.org/10.1210/endrev/bnz009
https://dx.doi.org/10.1210/en.2004-0478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73/pnas.95.5.2498
https://dx.doi.org/10.1210/en.2003-0410
https://dx.doi.org/10.2337/diabetes.54.suppl_2.S97
https://dx.doi.org/10.2337/dc07-0326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38/ajg.2014.1
https://dx.doi.org/10.3389/fendo.2019.00577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16/j.plipres.2005.11.002
https://dx.doi.org/10.1371/journal.pone.0154119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07/s00394-015-0841-1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38/sj.ejcn.1600744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16/j.bbalip.2011.09.017
https://dx.doi.org/10.1016/j.metabol.2014.04.003